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农金频道行社资讯

把实事办在客户心坎上

08-30  来源:农金网 

  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吉林讯(通讯员田礼富)吉林珲春农商银行坚持把“我为客户办实事”的理念贯穿到全行经营发展中来,全行上下躬身力行,不断推进工作作风,把实事办在客户心坎上,为客户分忧解难。

  普惠金融,对焦老年群体

  该行精准对焦老年群体,提供多样化的适老服务。

  一是打造适老网点、提倡爱心服务。该行在网点设立爱心座椅、爱心窗口,当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来到网点办理业务及咨询时,大堂经理将会引导老年客户第一时间在爱心窗口办理业务并且安排爱心座椅供老年客户休息。在厅堂内每个网点都配备了老花镜、血压仪、轮椅等特殊群体关爱设施。该行在城区专门打造了一个专为老年客户服务的“夕阳红”主题网点——世纪广场支行,并被社区赠予“敬老爱老服务网点”的荣誉牌。该网点除了具备普通网点的适老用具,还设立了“老人之家”活动休息区,在休息区内有养生书籍、象棋、茶具等,专门为老年客户使用。该支行二楼办公厅的墙面上展出了老年摄影家提供的摄影作品,展示老年人眼中的美丽瞬间,另外,还定期与社区老年人开展象棋大赛、知识讲座、联欢会等主题活动,对于困难的老年人在节前进行慰问,送温馨、送爱心。

  二是解决实际困难、提供上门服务。“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们这个年纪出趟门真是太难了,这真是把服务送到咱老百姓的家门口啦!”做为当地最大的金融机构,市老年客户群体最多,低保、社保,以及全市16万张社会保障卡客户,几乎每天都有咨询老人卧病在床也有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因丢失及忘记密码不能亲自到银行办理业务的。针对身体不便而无法来网点办理业务的中老年客户群体,该行工作人员主动采取上门服务方式提供延伸服务,深入了解客户所需,及时帮助老年客户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为老年人提供了“零距离”金融服务,提高与老年人客户的亲和力。为了减少客户去有权机构开立证明的时间及费用,以及解决客户实际困难的角度,该行专门成立上门服务小组,服务范围由珲春市内到农村,外市的老年客户实在有困难也尽量满足,最远已覆盖到了敦化市。截至目前平均每周上门服务3-4次,年均200余次,切实做到了为老年客户办实事,办好事。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开展志愿服务。教会老年客户玩转手机。该行各支行在营业网点内开展了系列的“教您玩转手机”的志愿活动,从微信聊天、支付转账以及手机银行家居缴费等内容的教授,满足了老年客户的需求,赢得了老年客户的一致认可。在河南街道阳光社区设立了专为社区老年客户服务的金融服务站。每月10号由营业部三名副主任轮流到阳光社区坐班,回答社区老人的有关手机业务问询以及采集社区老人的金融需求,第一时间了解老年人的实际困难,切切实实将服务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四是宣传普及金融知识。该行联合辖内社区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活动,针对存款保险知识、防范电信诈骗、防范非法集资、反假币反洗钱等金融知识进行讲解,并及时分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融诈骗手段和典型案例。与珲春市龙源社区联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金融福袋进万家”金融防诈骗宣传活动,为居民普及金融安全知识,保障人民群众的资金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切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通过派发宣传折页、PPT现场讲解的方式,结合日常生活中典型案例,向社区居民们进行详细讲解人民币反假知识、防范洗钱犯罪以及出租出借个人账户的危害,如何预防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等,告知居民不迷信、不动心、不轻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另外,开展金融知识竞赛活动,将参与活动人员分为三个战队,以小组PK形式进行比赛,现场活动热烈,客户参与度极高,当日预约客户50余人。

  践行初心,助力乡村振兴

  该行作为支持县域经济的金融主力军,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用一股股金融活水灌溉边疆热土,倾情助力“三农”发展,切实做到“我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截至7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82.99亿元,占各项贷款的74.35%。

  一是及早部署落实。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季农业生产关系着全年农业丰收和农民持续增收。为做好春耕生产金融服务,该行在2020年末就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屯、入企业开展调查,对辖内农户春耕生产资金需求情况进行摸底,逐户完善农户档案信息,并对涉农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为农用物资生产、供应和销售提供服务和保障。根据调研摸底掌握情况,该行制定信贷投放计划,合理调配信贷资源,积极满足种子、化肥、农机具等春耕物资金融需求。同时,在业务操作合规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办贷流程、精简办贷手续,提高办贷效率,保证不误农时。年初以来,该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8.12亿元。

  二是开展特色产品。李松哲是珲春市板石镇湖龙村四组的“致富能手”。在他创业的道路上,离不开珲春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2010年,李松哲开始搞粮食种植,由于资金短缺,他向珲春农商银行申请了贷款。该行为其发放了20万元“粮满仓”农户粮食种植贷款。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他的创业路越走越宽,产业越做越大,经营项目逐渐扩展到粮食加工、餐饮等,日子越过越红火。这十年来,该行持续支持李松哲创业发展,累计发放创业担保、“粮满仓”农户粮食种植等贷款22笔、金额491万元。为助力乡村振兴,更好的支持“三农”发展,珲春农商行积极开展“活体抵押+保证”贷款业务,8月20日,向珲春阳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首笔该贷款185万元,用于翻建牛舍及资金周转,有效地解决该企业融资“担保难题”,真正做到“为乡村办实事”。珲春农商行不断下沉服务重心、创新金融产品,推出“畜牧丰”“特产宝”“创业通”等信贷产品,大力支持黄牛、梅花鹿养殖,人参、木耳、富硒苹果种植,富硒大米、鳕鱼加工等当地特色产业,运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产业链金融服务新模式,助力当地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帮助农民兴业致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地银行的责任与担当。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走进珲春市三家子乡东岗子村,记者看到吉林天顺百旺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忙着生产。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在珲春农商银行800万元信贷资金的支持下,企业新上了甜玉米加工项目,在带动当地种植户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守家在地就能增加收入。这是珲春农商行支持乡村经济发展的探索和实践,采取“银行+企业+村委会+农户”服务模式,由银行向企业提供融资,企业招用当地农民工作,村委会以土地和厂房入股项目获得分红,实现了企业增利、村委会增盈、农户增收的多方共赢的效果。除此之外,该行今年又实施了“整村授信”工程,进一步向“三农”倾斜金融资源,加大对传统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已采集农户信息3001户,预授信金额2690万元。

  学史力行,服务企业客户

  该行为了使“图们江畔党旗飘 红色光辉耀边疆”,学史力行,发挥104名党员的作用,分散到田间炕头、微企社区,嘘寒问暖,询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上半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25.4亿元,缴纳各项税金2508万元。

  一是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该行敞开大门听意见、听诉求,切实把企业和群众对落实金融服务、促进金融发展、推进金融改革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金融问题摸清楚,努力形成解难题、办实事的长效机制,为群众客户提供最优质的金融服务,树立好农商行的品牌形象。该行班子高度重视畜禽活体抵押贷款推进情况,董事长亲自带队到企业牧场实地调研,获悉珲春阳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130头活牛抵押可贷款156万元,无法满足融资需求,该行创新担保方式,由该企业法定代表人及股东提供个人连带责任保证,增信至185万元,以“活体抵押+保证”方式解决担保难题。

  二是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该行支持“六稳”“六保”工作,助力实体经济复苏,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上半年,该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64笔,金额1,173万元;同时贯彻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积极采取展期、无还本续贷、借新还旧及还旧借新等方式开展延期还本工作,对因疫情影响,暂时无法按时还本付息企业做到“应延尽延”。截至7月末,该行累计办理延期还本贷款23.1亿元,累计延期支付利息金额6,762万元。截至7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1.6亿元,占各项贷款82.1%。

  三是助力海洋经济发展。随着珲春边疆海洋经济蓬勃发展,催生出很多水产品中小微企业,成为珲春市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为解决这些企业保证金占用金额大、时间长的问题,该行携手海关特别为水产企业制定海关保证金保函方案,支持采用抵押、担保和信用方式开立保函,以水产企业名义向海关开立保证金保函,用以保证企业将在规定期限内向海关对保税货物进行集中报关纳税。今年以来,珲春公路口岸入境螃蟹总量突破5000吨,同比增长83.1%。目前,珲春农商行正在为9户鲜活水产品进口企业办理海关保证金保函业务。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