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北京讯(见习记者曹沛原)5月18日起,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部分网点陆续恢复对外营业。首批恢复营业的网点为工行金山支行营业厅、崇明支行营业厅、崇明新城支行。该分行将全力以“复”保障客户金融业务需求,提升金融服务支持力度。
复工筹备“高标准”
工行崇明支行第一时间成立复工复业领导小组,从人员配置、地理位置及周边客户需求等多方面考量,审慎确定率先复业网点名单,细化制定实施总方案和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子方案,多次组织开展防疫宣传培训。
同时,该支行进一步查漏补缺,反复测试客户动线,优化防疫措施,对网点进行全面预防性环境消杀,以高标准来确保网点恢复营业万无一失。在5月17日恢复营业前一天,该支行承办区政府召开的崇明区银行复工复业现场协调会,作为区域国有大行代表分享各项准备工作经验。
疫情防控“严要求”
疫情防控是复工复产的根本前提、重中之重。工行金山支行多方协调,因地制宜,严格落实防疫相关工作要求和部署,构建起“三纵三横”的复工框架,纵向形成业务线、防疫线、后勤保障线,横向形成网点低风险区、高风险区、外围志愿者三屏障,将高低风险区域员工进行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同时,该支行实行现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对于收入现金进行紫外线消杀后方可使用,大厅内的服务驿站补充各类防疫物品,供客户办理业务后消毒使用,确保到店客户的防疫安全。
便民服务“优体验”
为减少人员聚集,提升客户体验,工行崇明支行恢复营业网点实行限流预约管理,与周边社区联动,建立告知须知、预约受理等对接机制,指导居民们线上预约,线下网点厅堂内按照5-10人进行限流,分时分批有序受理业务。针对进入厅堂的客户,网点进行智能机具和柜台的“二次引流”,多措并举实现“快办快走”,最大限度降低聚集风险。
“我们老人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盼望网点开门营业很久,工商银行帮我解决了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大麻烦。”一名73岁老年客户和子女分住两地,自己也不大会使用手机,连日的封闭管理导致身边现金所剩无几,工行网点恢复营业解决了他取现用现的迫切需求。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该网点开辟绿色受理通道,安排专人引导,临柜进行个性化辅助。此外,网点会及时复盘业务受理情况,对岗位配置、客户分流和业务流程进行动态优化调整,积累复工复业经验,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体验。
工行上海市分行表示,后续将根据疫情发展和防疫要求动态调整网点营业安排,尽最大努力为社区居民及企事业单位提供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杨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