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创力排行——目的与范围
1.目的:
科创板在2021年6月13日迎来正式开板两周年,7月22日将迎来正式开市两周年。截至2021年6月底,科创板上市申请企业632家,注册企业326家。科创板的初衷是改革我国资本市场,促进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发展一批硬科技领军企业。那么,科创板企业的科创力到底如何?本报告以已上市科创板企业为样本,按行业分析评价我国科创板企业创新能力,旨在及时把握科创板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创企业提升科创力,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
2.范围:
纳入本次排行榜分析的企业为科创板已上市公司中披露2020年年度报告的企业,截至2021年4月30日,共计247家。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企业70家,高端装备领域企业58家,新材料领域企业41家,新能源领域企业9家,节能环保领域企业13家,生物医药领域企业56家。上述企业多集中在沿海省份,企业数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江苏省48家,上海市39家,广东省39家,北京市36家,浙江省23家。
二、科创力排行——指标构成与方法
1.评价指标:
科创板上市公司科创力评价指标主要根据科创板文件之《科创属性评价指引》,结合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为简化有效目标,本报告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效果等主要维度选择9项指标。这九项指标分别为:发明专利数量与软件著作权数量、国际专利数量、研发人员数量、研发人员占比、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主要研发投入业务的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所获得的重要科技奖项。根据重要程度,课题组经讨论确定赋予各项子指标5至15分值,总计分数为100分。各项指标的具体含义参见附注中的指标说明。
2.评价方法:
(1)数据来源
报告根据权威公开数据作为评价计算基准。在9个指标中,除国际专利数量来自于市场公开专利数据库之外,其他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上市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披露的2020年年度报告。
(2)分行业排行
本报告充分考虑科创板重点支持领域在技术创新上存在的差异,对于各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科创力分析计算,之后按行业排行。因此,本文主要报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端装备领域、新材料领域、新能源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等行业的科创板上市企业科创力排行榜。
三、2021科创板上市企业科创力排行榜
排名依据科创板六大行业开展,反映的是被研究企业在所属领域的科创力得分和排名,不同行业的分数不具有可比性。以下是各行业中科创力排名前十名的企业。
四、2021科创板上市企业科创力排行分析
(1)主要区域科创板上市企业科创力明显领先
结果表明,科创力领先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领先地区。
首先,北京市、上海市科创板上市公司总体科创力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就上海而言,在六大行业科创力排行前十位的企业中,上海企业共占据十一个位置(占1/6),并在三个行业排行榜中居首位(占1/2),在各行业排行榜前三位中共出现五次(占1/3),并在六大行业中均有企业入榜。就北京而言,在六大行业科创力排行前十位的企业中,北京企业共占据十一个位置(占1/6),并在一个行业排行榜中居首位(占1/6),在各行业排行榜前三位中共出现四次(占1/4)。
其次,江苏省拥有最多数量的科创板企业,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体科创力全国也处于领先位置,在六大行业科创力排行前十位的企业中,江苏企业共占据12个位置(占1/5),在各行业排行榜前三位中共出现3次(占1/6),没有企业在这次排行榜中处于首位。
再次,在六大行业科创力排行前十位的企业中,浙江省占据5个位置(占1/12),有一家位于榜首的企业;广东省占据4个位置(占1/15),但无榜首企业。另外有安徽、湖南、陕西、福建、四川、吉林、山东等地企业上榜。
(2)主要行业科创板上市企业科创力分布有差异
结果表明,各地区在科创力领先企业分布上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行业优势。
首先,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科创力领先企业相对集中,前十位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高端装备领域科创力领先企业也同样相对集中,前十位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四省市。
其次,生物医药行业科创力领先企业之中,上海具有明显优势,有三家。另外江苏有两家,其他则分散分布。北京在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领域有优势,上海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领域领先。
再次,北京、上海和江苏在六大行业科创力领先企业之中均有企业入榜,说明优势行业较为广泛,其他地区行业分布相对集中。
|课题组成员:任声策、胡尚文等。本次排行榜报告由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课题组联合发布,受到上海市科创企业上市服务联盟,上海浦东科技金融联合会的支持。课题组将围绕科创板上市企业科创力等继续跟踪分析。
|附:指标说明:
指标1:发明专利数量与软件著作权数量
指标1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满分为15分。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是科创企业的两类重要知识成果,是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在专利中,授权的发明专利经过了实质审查,具有更高的价值和稳定性。而科创板部分企业的核心业务为软件相关,因而将软件著作权也纳入了科创成果的衡量指标。指标1的数据均来自于上市企业披露的2020年年度报告。
指标2:国际专利数量
指标2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满分为10分。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高价值专利的定义,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属于高价值专利,因而本指标反映企业高价值的知识产权成果。指标2的数据来自于市场公开专利数据库。
指标3:研发人员数量
指标3衡量企业研发投入、研发能力,满分为15分。研发人员数量反映企业科创人才方面的绝对实力。指标3的数据来自于上市企业披露的2020年年度报告。
指标4:研发人员占比
指标4衡量企业研发投入、研发能力,满分为10分。根据证监会公布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的比例应不低于10%。研发人员占比反映的是企业的人员构成,侧面反映企业对于研发人员的重视程度。高科创属性的企业在人才结构上往往更偏向研发部门,有着较高的研发人员占比。指标4的数据来自于上市企业披露的2020年年度报告。
指标5:研发投入
指标5衡量企业研发投入、研发能力,满分为15分。研发投入反映企业科创投入方面的绝对值,也是《科创属性评价指引》中重要的评价指标。指标5的数据来自于上市企业披露的2020年年度报告。
指标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指标6衡量企业研发投入、研发能力,满分为10分。研发投入反映科创投入方面的相对强度,也是《科创属性评价指引》中重要的评价指标。指标6的数据来自于上市企业披露的2020年年度报告。
指标7:主要研发投入业务的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指标7衡量企业研发投入、研发能力,满分为10分。本指标主要为了调整部分综合性企业基本指标和科创业务的匹配关系,突出科创属性强的企业。指标7的数据来自于上市企业披露的2020年年度报告。
指标8:主营业务的营业收入
指标8衡量企业科创业务的经营绩效,满分为10分。科创板上市企业的主营业务相对集中,一般为主要研发投入的业务。本项指标反映企业围绕核心业务的运营能力,数据来自于上市企业披露的2020年年度报告。
指标9:所获得的重要奖项
指标9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满分为5分。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高价值专利的定义,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为高价值专利。本指标借鉴了高价值专利的部分定义,突出企业的代表性科技成果。纳入本指标的奖项为国家级一、二等奖和省部级一等奖,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指标9的数据来自于上市企业披露的2020年年度报告。
13:57 | 海外磷酸铁锂需求大增 万润新能进... |
13:56 | 稳健医疗1.2亿美元收购GRI75.2%股... |
13:56 | 习酒集团“新帅”到位 汪地强出任... |
13:55 | 天成自控拟设立海外子公司并投建生... |
13:54 | 文峰股份控股股东拟1.54亿元转让1... |
13:53 | 软通动力入选中证A500指数 |
13:53 | 灿瑞科技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约147.40... |
13:52 | 兴福电子IPO即将上会:湿电子化学... |
13:23 | 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已... |
13:21 |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亮点来了:吴清回... |
12:23 | 吴清:要求长期破净公司制定价值提... |
12:18 | 永新光学2024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