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冯思婕
9月28日,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83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同意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行上市(首发)。
从9月1日吉利汽车科创板首发申请获受理,到9月28日上市委审议通过,用时不足一个月,若成功上市,吉利汽车将成为国内A+H汽车第一股,同时也是科创板整车企业第一股。
“节能环保”贯穿未来发展
作为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龙头企业,吉利汽车旗下产品以节能及新能源汽车为主,形成了“高效燃油动力”和“多元化新能源”两大并行节能减排路线,相关成熟技术全面应用于旗下车型,此外公司在相关前沿技术领域持续布局,符合科创板“节能环保”行业定位。
2019年度,吉利汽车旗下吉利及几何品牌共有16款在售车型,其中15款为节能及新能源车型。同年,公司1.6L排量及以下燃油车、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占公司销量比重70%以上。根据中汽协统计,公司节能车型销售规模居自主品牌之首。
某券商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布局较早,旗下主流的燃油车型基本实现了新能源化,比如热销的帝豪、博瑞、缤越和嘉际等车型都有推出新能源车型,在2019年其新能源及电气化车总销量11.3万辆,同比增长69%,体现了较强的竞争力。”
同时,近年来,吉利汽车保持着对节能车型及相关技术进行大量研发投入。2019年度,公司研发投入合计54.56亿元,其中,投入于节能车型及相关前瞻性基础技术的金额近50亿元,占比超过90%。
此次吉利汽车科创板IPO募投项目也与“节能环保”密不可分。募投项目中,新车型产品研发项目拟投资80亿元用于新车型开发或现有部分车型的升级换代,共计9款车型,均为节能及新能源相关车型;在拟投资30亿元的前瞻技术研发项目中,新能源相关技术研发将是重点投资方向,针对新能源系统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控及相关器件,研发提升其关键指标,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更优良的综合性能。
产业经济学家、中关村发展集团高级专家董晓宇博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国内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的头部企业,吉利汽车一直以来依靠“科技”引领市场,在“新四化”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行业发展趋势面前,迎头而上,紧紧抓住了产业变革的发展机遇。“在品牌传播与深化、生产模块、动力总成、电池等方面吉利都做了良好的布局规划,涵盖的车型系列最为全面;并加大与产业链知名企业的联盟合作,特别要提的是吉利汽车顺应‘平台化’趋势,深化与沃尔沃合作研发,迅速占领市场制高点。”
浩瀚架构实力诠释“科创”属性
值得一提的是,上会五日前,吉利汽车正式发布了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该架构历时4年,投入超过180亿元,经历了全球化协同研发,从智能电动时代用户的出行体验出发,以硬件层、系统层和生态层,构成三位一体的布局。
SEA浩瀚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拥有全球最大带宽的智能纯电架构和全球最高效的智能电动汽车解决方案。基于这个架构,完全可以实现轿车、SUV、MPV、小型城市车、跑车、皮卡、未来出行车辆等全部造型,让智能电动汽车的设计和研发,不受物理局限。
董晓宇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SEA浩瀚架构的技术含金量颇高,兼容性和可扩展性都很惊人,足以让吉利汽车旗下的各个品牌借助新优势快速打造出高性能却具有差异化的纯电动车型。
这意味着,无论在研发周期还是研发和成产成本上,吉利汽车旗下品牌都将具有巨大的优势。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未来吉利汽车纯电动新车型的开发时间将比过去缩短50%。
在汽车行业“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变革的趋势下,汽车行业将从“硬件定义汽车”迈向“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汽车将从传统代步工具升级为智能移动终端,智能驾驶、车联网相关应用将加速落地,汽车行业将正式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又一个技术快速迭代的重要领域。
某券商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也认为,SEA浩瀚架构完美体现了吉利汽车的“科创”属性,体现了公司摒弃传统汽车厂商以产品为中心的思路,以科技赋能制造,是吉利进入智能电动汽车系统推进阶段的标志。
(编辑 孙倩)
00:05 | 名酒效应逐渐凸显 古井贡酒全国化... |
00:05 | 中国家电出口连续18个月同比正增长... |
00:05 | 走进奥迪威:探寻国产传感器企业突... |
00:05 | 德赛西威定增扩产 全力加码智能驾... |
00:0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多家产业链公... |
00:05 | 顺丰控股不断提升经营韧性 同步做... |
00:05 | 长江电力业绩与股价齐升 进一步扩... |
00:05 | “两船”重组预案出炉 交易金额超... |
00:05 | 九州通大力推进“三新两化”战略 ... |
00:05 | 直击沪市半导体行业集体路演:需求... |
00:05 | 职业道德应成为券商用人“硬指标” |
00:05 |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