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萌
日前,随着江苏国信2020年年报发布,控股子公司江苏信托的业绩也浮出水面。总体上看,2020年江苏信托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有所下降,同比降幅均约20%,这也是身处行业第一梯队的江苏信托曲线上市以来首次业绩“开倒车”。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信托的主动管理类信托规模增长迅猛,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据了解,2020年,江苏信托存续主动管理类信托规模达1900亿元,占比超60%。
曲线上市以来
营收净利首次下降
在信托公司直接A股上市无果的情况下,2016年年底江苏信托部分股权成功装入江苏国信,凭借大股东上市而完成曲线上市。此后,江苏信托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快速增长,常年处于行业前10名的位置。根据银行间市场披露2020年度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江苏信托的净利润处于行业第10位。更早之前的2019年、2018年,江苏信托的净利润分别处于行业第6位和第7位。
江苏国信2020年年报显示,去年江苏信托实现营业收入25.63亿,同比下降20.77%;净利润19.44亿元,同比下降19.64%。营收和净利双双下降20%左右,这是其曲线上市以来首次关键经营指标出现下滑。
记者发现,江苏信托净利润减少或与其投资收益大幅减少有关。江苏国信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江苏信托的金融股权投资。有别于其他头部公司,江苏信托的主营信托业务并不突出,一向以金融股权投资见长,每年获取大量的收益。江苏信托先后投资了江苏银行、利安人寿等多家优质金融企业。鼎盛时期,江苏信托仅参股的银行就多达9家。
相关年报显示,2020年江苏国信的投资收益为14.59亿元,占利润总额的38.91%;2019年这一数据为20.12亿元,占比51.30%。可以看出,2020年投资收益减少超过5亿元,这或是造成江苏信托净利润大幅减少的原因。
从行业整体看,2020年信托业净利润情况的确不乐观。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信托业利润为583.18亿元,同比2019年四季度末727.05亿元下降19.79%,减少143.87亿元。
对此,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认为,利润总额的下降与信托公司加大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有关,顺应监管导向,主动控增速,反映了行业正从注重规模向注重发展质量转变。
存续主动管理类资产规模
增速超过100%
虽然经营指标并不好看,但江苏信托的主动管理业务布局提速十分明显,已占据优势地位。
江苏国信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存续主动管理类信托规模1904.24亿元,占比60.56%,较年初增加1192.43亿元,增长113.17%。可以看出,去年江苏信托存续主动管理类信托规模新增超千亿元,增速超过100%。
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江苏信托资产规模并不占优,反而使“船小好调头”优势尽显,主动管理规模快速增加,实现结构的持续优化。相关年报显示,2017年江苏信托主动管理信托规模为547亿元,2018年这一数据为607亿元,2019年则为1136亿元。可以看出,曲线上市以来,其主动管理信托规模增速明显。
在信托转型的大背景下,加强主动管理能力成为大势所趋。殷醒民表示,“对大多数信托公司来说,被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占比较大,主动管理能力不足则是短板。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信托业要把业务工作重点放到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上来。”
当下,信托公司发挥主动管理能力应聚焦证券投资业务等主要业务方向。“证券信托业务从受托服务向主动管理转型,需基于信托公司的人员配置、过往投资标的及决策流程等因素的综合考量。”普益标准研究员王巍对记者表示,信托公司布局证券投资业务以股票投资为主,由于股票与债券在资产估值定价、市场参与主体、底层投资逻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信托公司在股权类资产的研究覆盖短期内略显薄弱。
王巍认为,由于信托公司拥有良好的渠道和理财客户资源,其能够通过研发设立FOF、MOM等产品,将资金配置到优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其私募基金产品上,从而既可以达到分散投资、组合管理的目的,又可以保证良好投资业绩的实现。但在甄选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过程中,仍需要信托公司具备较为专业的鉴别能力。
23:41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透过5G看见“未... |
23:41 | 牧原股份:推进智能化创新 提升养... |
23:41 | 丸美股份渠道转型成效显著 进一步... |
23:41 | 上半年优质新项目持续落地 旭升集... |
23:41 | 巨一科技:以技术创新支撑产品竞争... |
23:41 | 多家快递公司 8月份业务量、收入均... |
23:41 | 券商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对机制 加... |
23:41 | 年内信托公司参与企业ABS发行规模... |
23:41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23:41 |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8个月保费收入齐... |
23:41 | 公司零距离·新经济 新动能|探寻联... |
23:41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直击医药生物行...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