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会议活动 > 正文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07-22 19:5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孟珂

    7月21日,中关村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等联合举办的“NSE50季度论坛2024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暨《新质生产力》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旨在引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社长乔卫兵表示,在全球经济体中,中国具有最整齐、规模最大、最为完备的工业供应链与全产业链体系,“新基建”支持新、老基建相互呼应的产业集群再造升级发展,这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而在当代经济体系中,供应链已经成为连接产品制造全过程的重要纽带。围绕供应链开展的技术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和心脏,供应链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方向,也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构建一条高效、灵活、协同的供应链,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路径。

    “新质生产力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生产力发展路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保持我国全球竞争优势,保持我国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持续繁荣的必要条件”,乔卫兵强调,从实践层面看,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王元丰在会上表示,新质生产力具有绿色化特征,随着全球对碳中和目标的共识加深,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推动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通过“碳排放双控”机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精细化管理,这不仅促进了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还催生了碳市场的发展。

    王元丰表示,新质生产力带动了新经济的兴起,新经济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智能化、精准化。数据不再是孤岛,而是像城市的自来水网一样,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提升。

(编辑 张钰鹏)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