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学毅
10月13日下午,在云南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第一阶段会议正式通过“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未来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蓝图将从云南走向世界。
COP15的召开为云南注入新的发展“催化剂”,种类繁多的药用植物背后,是多家生物医药上市企业的身影;众多云南企业凝聚的心血,保障了COP15的顺利举办;COP15的举办也让昆明这座城市,在“新能源”交通、5G+智慧网络、到城市旅游、生活品质等方面都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红土地走出6家“植物药企”代表
此次COP15于2021年10月11日在昆明正式召开,今年10月11日至15日为第一阶段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2022年上半年为第二阶段会议,将在昆明举行各类线下会议。在第一阶段会议期间,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69家媒体853名记者报名采访COP15。
昆明火车站COP15宣传牌 《证券日报》记者摄
走进此次由云南昆明承办的COP15中国展馆,云南“植物王国”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别具特色的生态景观扑面而来,“云花”“云药”“云菌”等系列植物均是此次大会中云南展厅展示出的重要生物品类。
云南红土地孕育出了药用植物资源6157种,并以此为基础“生长”出了形态不一的上市“植物药企”。以三七为基础,以云南白药系列为特色的百年老字号——云南白药(000538.SZ),是云南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中的“元老”。2020年报显示,云南白药牙膏市场份额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以牙膏为主的大健康系列产品,去年实现净利润19亿元;昆药集团(600422.SH)则独占“青蒿风口”,持续在抗疟领域及新适应症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及探索。
还有仅凭一种药用植物就自成产业链的龙津药业(002750.SZ)和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企业生物谷(833266.OC),专研灯盏花的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药用价值;以马齿苋成分做成“薇诺娜”植物面膜,跻身“药妆第一股”的贝泰妮(300957.SZ),生产多种中药注射剂的大理药业(603963.SH)。
五家上市滇企和一家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公司,成为“云药”的代表企业。不仅是生物医药板块,云南上市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正在逐步展现自身的发展活力。财经作家宋清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疫情冲击下的民企而言,应引导更多的信贷资源支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各项市场法治体系,让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源泉充分涌。”
“台前幕后”众企业齐心办会
图片来源:昆自股份公众号
云南多家企业在COP15的“台前幕后”以多种方式参与了此次盛会,在交通设施、园林园艺、5G智慧网络建设等方面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COP15鼓励“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选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公共交通和共享单车等为嘉宾和与会代表提供交通服务,主办场馆停车处可见整齐的充电桩。
由云南新三板挂牌企业昆自股份(832848.OC)投资建设的会展P10区域充电站9月30日顺利投入使用,昆自股份为做好会场服务保障,充分调集集团优势资源,全力投入充电站建设工作,在举办COP15之前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根据云南省的“新基建”方案,2020年-2022年,全省将打造7个智能电网和5个智慧煤矿试点,建成4万个充电桩,新能源汽车产能突破10万辆,以昆自股份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以COP15为舞台,展现了“新能源之风”。
另一方面,为迎接COP15,在昆明全市范围内新建的100组立体花坛,惊艳了游客。早在今年3月,昆明市政府就制定了市容环境提质提升方案,包括50项整治任务为春城做“全身美容”,包括新三板挂牌企业嘉缘花木(871181.OC)在内的园林园艺企业都是城市的“美容师”。
此外,昆明市还加快推进网络建设工作,坚持智慧办会,在全市开展5G基站建设和地铁5G网络建设,设定了COP15线上线下相结合办会方案。据云南移动介绍,400多个日夜,投入资金21.6亿元,建设开通5G基站近6900个,日均投入建维人员1300余人,实现昆明市区、县城区域4/5G信号连续覆盖;完成139个场景、23个网格的网络摸排和质量提升工作;开启5G+智慧安防工程。云南移动作为COP通信保障的主要参建方,用最快的速度和通畅的网络为大会的筹备递交了一份高质量答卷。
图片来源:云南移动公众号
还有金融方面也在践行COP15的“碳中和”工作。为迎COP15,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刚刚举办完一场以“走进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知识科普活动。为发展“绿色金融”,该行还落地云南省首笔世界银行转贷项目,结合大理州砂石矿山生态修复及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工作展开,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耕地约220亩,将极大程度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同时,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将积极推进大理州废弃物循环利用,助力大理州乃至整个云南省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该行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行正在扩大绿色金融业务规模,2020年末绿色信贷业务已大幅增长至50.82亿元,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和‘双碳目标’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编辑 李波 乔川川)
00:05 | 名酒效应逐渐凸显 古井贡酒全国化... |
00:05 | 中国家电出口连续18个月同比正增长... |
00:05 | 走进奥迪威:探寻国产传感器企业突... |
00:05 | 德赛西威定增扩产 全力加码智能驾... |
00:0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多家产业链公... |
00:05 | 顺丰控股不断提升经营韧性 同步做... |
00:05 | 长江电力业绩与股价齐升 进一步扩... |
00:05 | “两船”重组预案出炉 交易金额超... |
00:05 | 九州通大力推进“三新两化”战略 ... |
00:05 | 直击沪市半导体行业集体路演:需求... |
00:05 | 职业道德应成为券商用人“硬指标” |
00:05 |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