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孟珂
1月19日,证券日报社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办,以“中国新时代价值新坐标”为主题的第一届新时代资本论坛(2018)在北京召开。会上,伦敦证券交易所国际部总监、沪伦通项目负责人马丁娜·加西亚将伦敦资本市场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作出分析,并阐述了沪伦通下一步将如何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对英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马丁娜·加西亚认为,一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本市场中股市的市值占GDP的比重较低,同时个人存款的比例相对较高,这说明中国资本市场仍存在很大潜力。二是,英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大多由机构投资者组成。而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普通投资者表现较为积极。三是,伦敦证交所中有50%的外国公司参与,而沪深交易所只有3%的上市公司属于外国公司,因此提高外国公司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潜力巨大,QFII、沪港通等相关改革仍有较大空间。
谈及沪伦通,马丁娜·加西亚提出,由于两国资本市场存在较大不同,两国应正视差异,同等对待在两个市场中的上市公司。她还表示,希望中国投资者能够踊跃购买伦敦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伦敦交易所。同时,伦敦交易所也会积极引导英国投资者投资中国股市,促进中英两国资本市场共同发展。
马丁娜·加西亚还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英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伦敦证交所中有285家上市公司涉及“一带一路”的项目,这有助于加快在区域内资本流动。“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进入成熟资本市场,并改善其金融环境是十分重要的。2018年,我们已经准备好与中国一起开疆拓土,实现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