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8年1月1日《公共图书馆法》实施,其中特别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公共图书馆,要求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这推动了图书馆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RFID(射频识别)系统是建设智慧图书馆不可或缺的基础。作为国内最早进入图书馆RFID市场的上市公司,远望谷一直持续引领行业的发展。截至2017年末,公司已经为超过2000家图书馆提供先进、可靠的图书管理智能解决方案。
分析指出,作为国内少数具有超高频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供应商之一,远望谷打破了国外芯片的技术垄断,在第四代智慧化图书馆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依托RFID核心技术市场多点开花
远望谷创始团队于1999年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国产化的UHFRFID产品——铁路车号识别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后,公司开始积极寻求RFID技术在其他行业的推广应用,以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实现持续增长。
2009年,远望谷通过策划实施“十年远望·谷舞中国——远望谷RFID中国行”推广活动,走访全国20多个城市图书馆客户,极大地提升了RFID技术的在图书馆行业的市场认知度。2011年,远望谷率先将RFID电子标签的价格下降到0.89元/枚,降低了RFID普及门槛。同时在产品功能实现上,公司针对图书馆金属书架为主易干扰无线识别的场景,开发手持盘点天线,一次盘点准确率高达99%以上;在自助借还设备上,公司通过核心模块研发及结构优化设计,彻底解决了误读和多本识读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政策、行业标准的颁布实施,公共图书馆事业在快速发展进步的同时,也推动公司持续增长。根据“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指标,到2015年,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覆盖率达到100%,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率达到100%。“规划”同时提出,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大力推动流动图书馆设施建设,为中等城市图书馆和县级图书馆配备流动服务车等设备,推动图书馆服务向基层延伸。
2017年,公司推出更贴近用户需求的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等解决方案。以深圳市光明新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项目为例,该项目包括51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书香亭),1个24小时自助阅览室,1套综合管理平台,1个微信应用平台,1个语音呼叫中心;预计到2020年24小时自助图书馆将增至不低于150台。有分析指出,按照全国县级以上图书馆都配备流动服务车及管理系统测算,全国自助图书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亿元。
自主研发“中国芯”超高频市场持续发力
目前,RFID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格局基本上呈现出高校图书馆以超高频为主;公共图书馆以高频为主,超高频占有一定比例。
近年来,顺应区域通借通还需求,能够同时兼容高频和超高频技术的RFID产品近两年悄然升起,远望谷的所有借还设备均已实现双频的选配,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选择高频、超高频或者双频的配置,并且双频产品已经在台州图书馆进行了规模应用和推广。
远望谷在图书馆RFID的技术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远望谷首次实现超高频图书电子标签的自动化生产,生产成本从单价5元降低到1元以下。目前,远望谷拥有从标签设计、海量制造、质量控制与检测的全套技术及能力,可以年产UHF、HF图书标签5亿片以上。
其次,在芯片创新方面,RFID电子标签芯片集成了射频处理单元、存储器单元、基带信号处理、电源整流及转换等全球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设计及生产工艺IP。远望谷目前具备了完全自主的设计、开发、制造能力,覆盖UHF、HF、LF的RFID电子标签芯片,完全兼容于国际产品。2014年,公司在国内年销售UHF图书电子标签5000万片以上,其中有一半以上采用了自主设计、生产的标签芯片;和进口芯片混合使用,兼容性、稳定性、识读性、可靠性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被称为第四代图书馆的“智慧图书馆”成为前沿方向。智慧图书馆除了对图书的管理之外,其拓展应用涉及到设备、人员等方方面面,需要更深入的大数据技术的提取和挖掘。因此,超高频技术大概率以其开放性的应用优势取代高频技术。远望谷作为国内少数具有超高频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供应商之一,将会在第四代智慧化图书馆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信息安全提供可靠地技术支撑。
23:41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透过5G看见“未... |
23:41 | 牧原股份:推进智能化创新 提升养... |
23:41 | 丸美股份渠道转型成效显著 进一步... |
23:41 | 上半年优质新项目持续落地 旭升集... |
23:41 | 巨一科技:以技术创新支撑产品竞争... |
23:41 | 多家快递公司 8月份业务量、收入均... |
23:41 | 券商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对机制 加... |
23:41 | 年内信托公司参与企业ABS发行规模... |
23:41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23:41 |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8个月保费收入齐... |
23:41 | 公司零距离·新经济 新动能|探寻联... |
23:41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直击医药生物行...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