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丽新
6月22日消息,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认为市场因穆迪对复星国际现金状况收紧致其昨天股价下跌是过度反应,确认股价近期波动为短期压力,预计复星国际股价将可在60天内反弹,并重申对复星国际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1.4港元。
该报告认为,公司近期的投资退出包括青啤及ATG等,能为公司提供大量现金;复星国际在全球拥有逾100亿美元的较高流动性的资产,即使大市受压,债市场环境转差,复星国际的融资能力并不受限。
要约回购今年到期的仅存两笔境外债券
今早,复星国际宣布全额要约回购今年到期的仅存两笔境外债券。这两笔境外债券为今年8月投资人有赎回权的FOSUNI5.5%2023的美元债,金额约为3.80亿美元;以及今年10月到期的FOSUNI3.3%2022的欧元债,金额约为3.84亿欧元。这也是复星国际今年年内到期的仅存两笔境外债券。
据悉,这两笔境外债券的要约回购截止日期为2022年7月4日,要约回购价格为100%票面价值赎回。此前在6月20日,复星国际宣布对该两笔境外债券进行要约回购,总金额不超过2亿美元。今天复星国际在要约公告中做出调整,将回购比例提升至全额赎回。
事实上,一直以来复星国际的财务状况都十分稳健。截至2021年末,总债务占总资本比率降至53.8%;平均债务成本处于4.6%的历史低位;现金、银行结余及定期存款达人民币(单位下同)967.8亿元。
现金和流动资产优厚
在现金和债务管理方面,复星国际一贯秉持主动管理到期债务及持续优化债务结构的原则,并拥有多元的融资渠道和市场广泛认可的融资能力,配合未来业务需求。集团和旗下子公司跟全球超过100家中外资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和多家国际化的银行如汇丰、渣打、法外贸以及多家中资银行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有分析认为,此次要约回购的目的是希望减少短期负债、优化到期结构。要约的资金来源于公司账面的自有资金,要约操作符合公司的一贯的提前管理到期债务的原则,公司账面资金充裕,后续公司也会持续通过不同形式提前管理债务管理。
面对公开市场的波动,复星国际一贯能够充分利用其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保持流动性稳定,并善于提前管理到期债务,可持续优化债务结构。
多板块业务持续向上
30年来,复星国际全球化的运营与投资能力,塑造了全球化的布局。
自复星国际2007年在香港上市、2010年踏上全球化之路以来,复星国际一直以「中国+全球」双向驱动作为全球化战略的核心。30年发展中,复星国际形成了「全球组织+本地经营」的全球化核心能力。
截止到2021年,复星国际42%的销售收入来自海外国家和地区,在近3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深度产业布局,海外收入达人民币677亿元。
作为一家植根中国的全球化企业,复星国际一直经营的投资,均是加快发展中国市场的同时,助力海外成员企业拓展业务,深耕当地市场。全球化的资产布局能有效抵御市场波动和风险,促进全球化业务乘数增长。
面对疫情持续影响,以及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复星国际凭借长期积累的创新和全球化综合能力,通过深度产业运营和产业投资双轮驱动增长,旗下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大板块业务展现出十足韧劲。
近日,复星医药生物药平台复宏汉霖宣布与Organon公司签署授权许可及供货协议。根据协议,跨国药企Organon获得复宏汉霖自主开发的帕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1、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4两款产品,在除中国以外全球范围内进行独家商业化的权益,全面覆盖美国、欧盟、日本等主流生物药市场和众多新兴市场。复宏汉霖将从交易中获得5.41亿美元的潜在收入,其中,7300万美元为交易首付款。此外,中国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在中国上市一年来,已惠及逾200位患者。截至2022年5月末,奕凯达已被纳入全国30多个省市的惠民保;另一方面,复星凯特还将积极拓展CAR-T细胞治疗中心的覆盖,截至5月末,奕凯达备案的治疗中心已达80多家,可满足不同省市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就近医治的需求。
除了健康板块业务展现非凡韧性外,复星国际的快乐板块业务业绩表现持续向好。
复星旅游文化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经营业绩显示,其度假村及旅游目的地运营以及旅游休闲服务及解决方案的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约306.6%,至约42亿元,其中主要贡献来自于ClubMed业务。
复星国际另一快乐板块旗舰豫园股份,根据其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中数据,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豫园股份仍实现规模扩张,营业收入达122亿元,同比增长12%,展现了较好的抵抗风险能力及坚实的发展基础。一季度中,其珠宝时尚板块,营业渠道持续扩张,古韵金系列产品销售额创新高,同比增长超100%。豫园珠宝时尚连锁业务净开门店140家,门店总数达4121家,持续保持行业领先的开店速度。
未来,复星国际将通过多元化的业务组合、全球化的资产布局,以及「深度产业运营+产业投资」的战略,抵御市场风险,并会一如以往继续秉承严谨的财务和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夯实公司资金基础。
(编辑 李波)
18:42 | 慈星股份:2024年半年度分红每10股... |
18:19 | 财政部通报典型案例! |
18:17 | 国庆休市安排来了! |
17:45 | 人民币突然大涨!发生了什么? |
17:43 | 祥源文旅拟3.07亿元收购莽山旅游64... |
17:34 | 广州酒家:2024年度自有品牌月饼累... |
17:34 | 1小时上门采样5小时出结果 京东到... |
17:34 | 浦东建设:提名李秀清、沈斌为公司... |
17:34 | 中国中免:副董事长陈国强辞职 |
17:33 | 方大炭素:9月19日回购股份18.44万... |
17:32 | 贝斯特:2024年半年度分红每10股派... |
17:32 | 上工申贝:孟德庆辞去董事等职务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