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际与国内的经济形势整体稳中向好。在此时机下,国内诸多行业借供给侧改革深化之机,纷纷优化行业格局、以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同时,随着国内市场上对家电、电子、汽车等产品的消费升级,以及南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经济发展带动的地区消费水平的提升,使得铜加工下游行业市场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扩张,为铜加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作为全球最大、国际最具竞争力的铜加工企业之一的海亮股份,为中国最大的铜管、铜管接件出口企业之一,为铜加工行业精细化管理标杆企业,在此良好的发展机遇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下快速发展,实现了稳定的业绩增长。4月26日晚,海亮股份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海亮股份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98.16亿元,同比增长66.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5亿元,同比增长27.95%;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此外,海亮股份同步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一季度海亮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3.64亿元,同比增长91.36%。
技术革新保障世界一流地位
海亮股份通过持续技术创新,革新生产装备和工艺,现已达到行业最高水平。据悉,海亮股份首创空调制冷用铜管两化融合高速连续轧制技术、铜及铜合金管件无人化智能制造技术等一批国内外领先技术引领我国内螺纹铜管的发展方向。
多年发展过程中,海亮股份已拥有了多个行业领先的研发创新中心,在新材料开发、铜加工产品生产工艺、制备技术、安全、环保等领域进行了多项研究开发。截至2017年末,海亮股份共拥有专利证书448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国外专利156项。
优化生产基地 扩大营销网络
2017年,海亮股份完成了诺尔达集团下属三家公司的收购与交割,并对收购标的实现了快速平稳接管与业务稳步增长。海亮股份此次完成对老牌欧洲知名铜加工企业的并购,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了公司全球生产基地与营销网络的布局。同时,海亮股份利用并购标的的品牌影响力与海外销售网络,发挥全球化营运优势,加大了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提升公司产品的国际品牌形象与客户服务能力,提高了公司产品的全球市场竞争率。
此外,在过去一年中,海亮股份还启动了国内多个生产基地新生产线的筹建与部分旧生产线的智能化技改,通过运用公司最新的装备与制造技术,进一步增强了生产能力与生产效率,并通过多个生产基地的建设与协同,优化产业布局、深拓业务能力,为海亮股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生产基础。
2025发展战略筹谋“智造”新目标
海亮股份已成为全国铜加工行业的领军企业,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铜加工企业之一,并在铜加工行业内率先迈开了“智造”的现代化工业发展步伐。公司继往开来,守正出新,以更有全局性和统筹性的宏观视野来筹划公司新一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并规划公司2025年发展战略。未来,海亮股份做大做强铜加工业务的同时,向上下游进行纵深发展,努力实现“成为有色材料智造国际巨匠”的发展愿景。
在2025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下,2018年海亮股份第一季度的业绩就实现了开门红,公司预计2018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50%之间。
非公开发行股票提升资本实力
2017年,海亮股份启动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拟向不超过10名的特定对象发行3.38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4.95亿元,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的七个募投项目。如发行顺利实施,海亮股份总资产与净资产规模将大幅增加,资金实力得到提升,财务结构将更趋合理,财务风险有效降低,有利于公司未来经营规模的扩大及利润水平的增长。
2017年12月11日,海亮股份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2018年4月23日,海亮股份收到证监会核发的《关于核准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确保与时俱进
海亮股份通过引进与培养大量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人才,充实和壮大公司管理和技术人员队伍,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并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充分调动公司管理人员、核心骨干的积极性,健全了公司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公司持续、稳健、快速的发展,保证公司战略的顺利实施。据海亮股份公告,聘任王盛先生、董志强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两位在铜加工行业经验丰富且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从而映证了公司人才建设计划。
中国的制造业已迈开前进脚步,从全球的“制造中心”走向全球的“智造中心”。海亮股份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向更高端、更智能、更具备科技与品牌含量、更富有全球竞争力的方向转变。
12:09 | 东方略针对HPV-16/18相关肛门癌前... |
12:08 | 首只中证A500ETF成立 嘉实基金自购... |
12:06 | 由何氏眼科主办的2024年国际基因组... |
12:05 | 国台酒业与多家旅行社签约战略合作... |
11:56 | 世界制造业大会凸显产业新动能 机... |
11:55 | 加码高端数控车床领域 浙海德曼“... |
11:55 | 莱茵生物合成生物车间正式投产 新... |
09:16 | 亚信科技、阿里云携联盟之力 助力... |
09:13 | “国台酒元宇宙奇幻之旅”体验项目... |
09:09 | 青岛证监局赴胶州市开展走访工作 |
08:59 | 新疆上市公司协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 |
08:51 | 从用户需求出发 极氪7X正式上市打...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