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昌校宇
如何更好地在收益和风险中寻找平衡,不让闲置资金“躺平”?“固收+”或成基金中的“暖心”品种。今年以来,在权益反弹行情的助力下,“固收+”基金一洗此前疲态,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10日,今年以来超90%的“固收+”产品均录得正收益。
兴银基金正在发行的兴银稳惠180天持有混合型基金便是一只“固收+”产品,该基金采用双基金经理模式: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袁作栋负责权益投资部分以期获得弹性收益,固收“战将”李文程负责固收投资部分力争稳底盘,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力争实现“1+1>2”的效果。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袁作栋了解到,他投资风格均衡,擅长挖掘高性价比个股,严控回撤,力争基金净值长期上涨带来优质客户体验。
霍华德·马克斯的《周期》对袁作栋的投资理念影响颇深。他介绍,“书中有一张经典的图,图上有一条向右上方不断抬高的长期趋势线,这代表资产的长期价值或者长期产业趋势;另有一根波浪线围绕着这条长期趋势线波动,这代表资产的价格波动。”
(图片来源:《周期》,横坐标:时间,纵坐标:资产价格)
袁作栋认为,在资产配置甚至是所有的投资活动中,首先要寻找具有长期产业趋势或长期价值增加的资产,对应到《周期》的长期趋势线,这是基金净值增长最本质的驱动力,这些良好的资产是投资的备选池。有了备选资产后,再看其价格在波浪线中所处的位置。如果在波浪线的波峰位置,短期内就不会投资;如果在波谷或趋势线附近的位置,说明资产的价格非常有吸引力,向下的空间小,向上的空间大,是投资最好的选择。
曾在险资供职且管理过多只“固收+”基金的经历,令袁作栋形成了均衡的投资风格。在构建组合的过程中,他对消费、科技、周期、制造和金融等几大方向都会相对均衡的配置。
袁作栋介绍,“上述细分行业不可能都买,会在其中挑选景气度持续向上的行业,同时看其股价的《周期》位置是否处于对我们有利的位置。有些行业景气度很高,但市场反应过于充分,我们还是会有所回避。即使性价比特别高的行业,且我们非常看好,但其比例也不会很高以确保组合在面临一些极端状况时有足够的保护。”
由于行业相对分散,袁作栋表示,无法通过重仓一个行业获得超额回报,或者重仓低预期行业来控制组合回撤。他解释,“我们的进攻性和组合回撤的控制都是通过精选个股实现的。在配置的每个方向都精选具有高性价比的个股,个股向下空间小,向上空间大,整个基金的特征就能够体现出向下波动小,向上具有相当弹性的状态。”
总结而言,袁作栋的基本方法是稳定的股票仓位以期获取长期的价值增长,通过买入高性价比个股控制组合的回撤。
择股时,袁作栋坚持“十三一”框架。袁作栋介绍,其一,看十年后公司的发展情况,市场空间与市值空间是否优质,是否具有竞争格局与竞争优势,公司治理与企业家精神如何等。其二,看未来三年公司的业绩增长情况,三年后的估值是否便宜,合理的价值是多少,大概预期收益率是多少。其三,看未来一年公司季报情况,季报是对前述“十”和“三”的判断进行跟踪和验证,从而预测公司发展情况。
“现在正处在市场周期的底部,是投资大有可为的时间点。”袁作栋预计,2023年的宏观经济表现大概率要比2022年好。疫情对经济冲击减弱、地缘局势带来的能源供需错配基本消化完毕、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空间相对较小等要素的改善,都预示着2023年宏观环境要好于2022年。
“市场周期的底部,有很多高性价比的投资方向。”袁作栋介绍,其一,看好消费领域,挖掘的重心在消费品品牌化、低价产品品质升级、消费产品创新以及食品工业化。2023年消费总量数据大概率要比2022年好,只是复苏的幅度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在秉承轻整体,重结构的投资方式上,相信只要上市公司能够提供好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都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其二,看好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科技领域。其三,周期领域和金融领域目前仍处在景气周期的下行阶段,在估值底部逐渐建立仓位,等待经营数据和市场情绪的转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投资思路。
(编辑 乔川川)
12:09 | 东方略针对HPV-16/18相关肛门癌前... |
12:08 | 首只中证A500ETF成立 嘉实基金自购... |
12:06 | 由何氏眼科主办的2024年国际基因组... |
12:05 | 国台酒业与多家旅行社签约战略合作... |
11:56 | 世界制造业大会凸显产业新动能 机... |
11:55 | 加码高端数控车床领域 浙海德曼“... |
11:55 | 莱茵生物合成生物车间正式投产 新... |
09:16 | 亚信科技、阿里云携联盟之力 助力... |
09:13 | “国台酒元宇宙奇幻之旅”体验项目... |
09:09 | 青岛证监局赴胶州市开展走访工作 |
08:59 | 新疆上市公司协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 |
08:51 | 从用户需求出发 极氪7X正式上市打...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