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龚梦泽
目前国内的汽车消费市场趋于年轻化。而汽车年轻化、运动、网红爆款等成为了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的宣传口号,涉及运动、年轻的标签和产品特性一时间成为很多新款车型的主打牌。
在此背景下,11月5日,58同城发布《2019单身人群居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购房、租房、出行、购车等层面分析了单身人群的居行特点。报告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单身人群有意愿购车,购车时优先考虑汽车的品牌。此外,单身人群的主要通勤方式是公共交通,通勤时光总是与手机游戏相伴。
超半数单身人群有购车意愿
购车时优先考虑品牌
报告表明,56.2%的单身人群有购车意愿,其中68.1%的人会选择贷款,48.4%的单身人群倾向于选择3000元-5000元的还款月供。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车代步通勤、郊游成为众多年轻人的选择,单身人群虽然没有成家,但也希望拥有更大的出行自由,购买私家车既可上下班使用,也可以节假日自驾游,满足多种生活场景所需。
《证券日报》记者看到,在购车偏好方面,单身人群对汽车品牌最为关注,其次是车型和价格。由于单身人群大多数为年轻人,其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因此对与汽车安全性、舒适度、知名度相关的品牌更加重视。其中,德系和日系车受到了单身人群的广泛青睐。
此外,由于单身人不用携家带口群,出行方便,因此更愿意选择轿车作为代步工具。与新一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单身人群对插电式、纯电动汽车的关注度相对较高。由于一线城市交通更为拥堵,使用新能源车享受“不限行、不限号”,因此不少一线城市单身人群对新能源车接受度较高。
对于单身人群而言,价格也是购车的的重要参考因素。报告显示,45%的单身人群愿意购置12-18万的中档价格汽车。由于中档汽车价格适中,不会给单身人群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中档汽车的性能、舒适度、安全性较好,让单身人群驾驶放心,因此成为广大单身人士的首选。
月通勤费100元-300元
玩游戏、听音乐是通勤标配
出行方式方面,公交、地铁是单身人群的主要出行方式,76.7%的受访单身人群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由于公共交通出行成本较低,而且地铁出行准点不堵车,能让单身者早晨多赖床的同时,拿到全勤奖。
其次,不少人选择出租车或网约车上班,因为不用自己“掌舵”,能在车上小睡一会儿,使白天上班元气满满。由于自驾通勤需要集中注意力,而且有堵车风险,因此并不是大多数单身人群的选择。不过,这与许多单身者尚未购车有关,单身一族来去自由,许多人认为在婚后有了送老婆、接娃的需要才会购车,因此许多年轻的单身者并未购车,导致开车上下班人群比重较低。
报告指出,在月平均通勤费用上,38.8%的单身人群每月通勤消费100-300元,而300-500元的占比26.3%。通勤月消费水平与单身人群的出行方式有关,在新一线城市,由于更多单身者选择公共交通,因此通勤费用整体较低。而在一线城市,由于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和开私家车上下班的单身者占比较高,因此通勤费用也相应较高。此外,一线城市的物价水平较高,同种交通方式出行成本普遍比新一线城市高。
在通勤时长和通勤休闲方式上,33.5%的单身人群每日单程通勤时长为30-45分钟,29.9%的单身人群通勤时长为15-30分钟。报告认为,随着城市交通路网的完善,人们可以选择多种出行方式,使通勤时间保持在一定区间。值得一提的是,新一线城市单身人群通勤时长在1-1.5小时的达到26.9%,高于15-30分钟通勤时长人群占比。58同城报告分析指出,由于许多新一线城市的地铁建设还没有连片成环,因此居住在城郊的单身人群需要远距离穿越通勤路线,到达市中心上班,随着快速交通的完善,相信新一线城市通勤时间会有所缩短。
报告还调查了单身人群通勤时的休闲偏好,其中59.4%的受访者喜欢玩游戏,其次是听音乐/有声读物、看视频和阅读,单身男性更喜欢玩游戏和看视频,而单身女性更喜欢听音乐/有声读物和阅读。可见,通勤时间也是单身人群休闲娱乐的重要时段,有了丰富的娱乐休闲内容,单身人群的通勤之路不孤单。
(编辑 上官梦露)
20:57 | “向新”发展赋予激光显示行业无限... |
20:55 | 海信激光电视星光S1 Max正式发布 1... |
20:54 | 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 支撑低空经... |
20:51 | 威尔泰:董事长叶鹏智辞职 |
20:50 | 英方软件:选举胡军擎为董事长 |
20:48 | 申通快递:8月份快递服务业务收入... |
20:48 | 海天味业:选举程雪为董事长 |
20:47 | 海天味业:选举何涛为职工代表监事 |
20:47 | 圣邦股份:选举张世龙为董事长 |
20:47 | 华兰股份:累计回购股份2583400股 |
20:44 | 高德全面开放时空智能应用 助力产... |
20:43 | 伟星股份频获机构调研 全球化战略...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