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两会报道组 贾丽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各界攻坚力量正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上加快脚步……但与此同时,芯片、高端制造、工业、种源等领域“卡脖子”问题依旧突出。
中国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2021年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在部分关键领域,确实存在‘卡脖子’现象。对关键技术如前沿材料等领域,格力已经开始布局。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企业而言,短期内是只有投入没有回报的,但你只有沉淀下来彻底研究透,才能够实现质的变化。”
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制已迫在眉睫。当前,科技创新也逐渐由政府财政投入,向企业引领转变,市场将逐渐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有着强大研发能力的大型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能力逐渐增强。
未来,围绕核心产业链,创新资源集聚的产业群逐渐形成。企业肩负着推动其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的协同创新机制的重任,加速产学研结合技术成果对科技创新力的转化,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有效整体合力,成为我国彻底破解被国外“卡脖子”技术问题的中坚力量。
董明珠透露:“格力在加大科研研发经费的同时,会与相关技术关键研究机构达成一致,尽可能地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快速实现中国消费生活品质的提升。企业要有承载起人们美好生活的创新创造能力。”
“创新”是董明珠在历年两会访谈时,谈到最多的高频词。
今年,董明珠对“创新”有着新的理解。
董明珠说:“今年疫情的突发情况,给很多制造业企业提出挑战,也激发出企业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希望制造企业能够在自主创新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创新是不断往前的过程,创新永无止境。如果企业不掌握核心科技,很难有更好技术突破。坚定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对制造企业而言有深远意义。”
(编辑 田冬 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