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雨萌 郭冀川
12月27日,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的《逐步有序恢复国际道路客运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明确,自2023年1月8日起,调整公路口岸国际道路运输“客停货通”政策,在公路口岸恢复客运出入境服务后,逐步有序恢复国际道路客运服务。
中泰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冬伟对记者表示,只有保持交通运输业的畅通与活力,才能保持整个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跨境经济活动往来有望更加频繁
“国际道路客运的有序恢复将促进在边境口岸人员和货物流动,增强口岸的经济聚集效应。”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员胡焓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方案》指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本省(区)公路口岸恢复客运出入境的有关安排,组织国际道路客运企业统筹历史客运量、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实际等情况,研究提出有关国际道路客运线路和通行口岸等恢复方案。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时表示,《方案》的发布与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一脉相承,此举有望将为境内外经济互通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为境内外出行提供更多便利。整体上看,随着国际道路客运逐步恢复,跨境经济活动往来将更加频繁,境内外居民跨境出行、跨境购物需求有望稳步回暖。
为做好国际道路客运运输组织工作,《方案》指出,有关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指导运输企业根据批准的恢复运营方案,制定国际道路客运线路的具体运行方案,加强与合作的外方运输企业、汽车客运站等协作,确认运营线路涉及到境外停靠站点、加油点和有关服务设施等事项。
在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立文看来,国内国际交通的畅通,将有效带动物流网络的恢复与相关人员流动,促进实体经济的产品和周边服务恢复发展。国际道路客运恢复的直接影响,首先是跨境旅游业的恢复,包括国外游客入境和国内游客出境游,随之将带动机票和酒店服务业的逐步恢复。
结合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12月28日,同花顺景点及旅游、酒店及餐饮以及在线旅游等概念板块均有不俗表现。截至收盘,前述三大板块分别上涨2.94%、2.04%、1.29%,板块内多只个股以涨停收盘。
王冬伟认为,临近春节之际,交通运输部门决定有序恢复国际道路客运,短期利好首先会反映在旅游消费上,其次也有利于边境口岸贸易的展开。随着日后国际道路客运的恢复,预计国内外的贸易投资机会将增加,与投资相关的中介服务或也将快速兴起。
交通运输业恢复可期
从国内来看,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客货运输,全力服务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全国铁路也已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即12月26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2023年一季度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6046对,较现图增加63对;开行货物列车10894对,较现图增加50对。
国铁集团运输部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铁路部门根据国家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运输需求变化,充分运用年底新线开通资源,对全国铁路客货列车开行方案进行集中优化调整,以进一步提升运输能力和效率,强化路网整体功能,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运输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12月2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关于印发《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内容来看,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
梁斯表示,今年11月份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客运、货运需求将稳步提升,预计后续各项经济活动将逐步回归正轨,进而同步带动交通运输业逐步恢复。
“近期,从对相关企业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针对物流业的疫情优化措施比较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运力、激发了经济活力,但部分行业比如交通运输行业受到疫情的影响仍然较大。”胡焓告诉记者,随着后期国内市场的逐步复苏,需求回升将对交通运输业的恢复带来积极利好。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端提前释放,激活交通运输业,除了确保交通物流持续稳定运行,支持企业尽快恢复运营之外,还应从市场路径完善制度,破除之前设立的各类管控障碍,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尽快恢复,这也会对贸易、物流、旅游等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编辑 才山丹)
00:25 | 场景创新、技术赋能、生态协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拟派... |
00:25 | 抢抓集成电路关键工艺材料发展机遇... |
00:25 |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支持技术... |
00:25 | 一体化布局成效渐显 美诺华去年净... |
00:25 | 华立科技游戏游艺设备业务稳健发展... |
00:25 | 融创公布境外债务重组方案 “全额... |
00:25 | 构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费场景 贵州省... |
00:25 | 江苏证监局联合多方召开宣介会 推... |
00:25 | 公司零距离 • 新经济 新动能 | 潍... |
00:25 | 聚焦基金一季报 | 透视基金一季度... |
00:25 | 年内1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甩卖”...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