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萌
6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则》是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首部指导全国法院开展在线诉讼工作的司法解释,将于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值得注意的是,《规则》确定了区块链存证效力范围和审查标准。《规则》根据区块链技术的特点,确认了区块链存储数据具有推定上链后未经篡改的效力,并分别明确了上链后数据真实性和上链前数据真实性的审查认定规则,首次对区块链存储数据的真实性认定作出规则指引,这将有助于当事人积极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电子数据“存证难”“认证难”的困境,提升人民法院证据认定效率,推动完善互联网时代新型证据规则体系。
“区块链技术天然的匿名性、不可篡改性、在链上可公开透明审计等特点就决定了其在数据确权与存证领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之前司法实践中已认可公平链、时间戳等链上存证的效力,但具体适用中仍有救济渠道不明和界定不规范、亟待科学划定法律边界之处。”北京尚光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丁飞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注意到,2018年9月初,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中第11条规定“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这被认为是我国首次以司法解释形式对区块链技术电子存证手段进行法律确认。
“《规则》的出台是在《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完善在线诉讼规则。”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安妮股份CTO郝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规则》的出台较为系统全面解决了区块链存证的真实性认定问题,有利于规范区块链技术司法应用,严格区块链存证审查标准,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
丁飞鹏认为,《规则》出台意义重大,一方面对区块链技术优势作出回应,从最高法层面对司法实践中经区块链技术认定的证据给予充分的保护与确认;另一方面有效明晰了证据适用尺度、真实性存瑕疵的救济及补强规范等细则,更便于司法实践操作,从长远上为整个区块链存证行业乃至整个公证行业的规范发展指明了方向。
记者进一步发现,与《规则》呼应,在区块链标准方面,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各单位共同参与编写的团体标准《区块链存证应用指南》、《区块链电子合同存证应用指南》、《区块链版权存证应用指南》已陆续发布,为各行业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存证给出基本应用指南。
对此,郝汉分析称,区块链存证系列标准与《规则》结合,将能做到区块链存证审核从此有据可依,有标准可以作为参考。伴随着各地司法区块链的迅速发展和基于区块链存证技术的判决落地,对于电子商务、消费金融和知识产权领域来讲,将有效解决海量的小额纠纷,缓解司法压力,进一步促进区块链存证行业有序发展。
(编辑 孙倩)
12:09 | 东方略针对HPV-16/18相关肛门癌前... |
12:08 | 首只中证A500ETF成立 嘉实基金自购... |
12:06 | 由何氏眼科主办的2024年国际基因组... |
12:05 | 国台酒业与多家旅行社签约战略合作... |
11:56 | 世界制造业大会凸显产业新动能 机... |
11:55 | 加码高端数控车床领域 浙海德曼“... |
11:55 | 莱茵生物合成生物车间正式投产 新... |
09:16 | 亚信科技、阿里云携联盟之力 助力... |
09:13 | “国台酒元宇宙奇幻之旅”体验项目... |
09:09 | 青岛证监局赴胶州市开展走访工作 |
08:59 | 新疆上市公司协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 |
08:51 | 从用户需求出发 极氪7X正式上市打...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