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琪
在新华社日前受权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并明确“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
近年来,为顺应市场主体在对外贸易投资中降低汇率风险、节约汇兑成本的需求,央行不断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框架,提高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支付货币、投融资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功能持续深化。
据央行发布的《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19年,人民币继续保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总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贸易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逆势增长;二是证券投资业务大幅增长,成为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增长的主要力量;三是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不断优化,先后推出一系列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四是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清算行体系持续拓展,CIPS成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主渠道;五是双边货币合作持续深化,不断消除境外人民币使用障碍。
今年以来,央行等部门致力于通过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提升人民币使用便利度、减少汇兑阻碍和成本、放松人民币汇率管制等方式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5月7日,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明确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
9月25日,证监会、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证监会同步发布配套规则《关于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新规合并了QFII和RQFII制度,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申请流程。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序扩大QFII投资范围,新增允许QFII参与交易所融资融券、转融通出借、私募投资基金、债券回购。
继上述新规发布后,10月30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对外发布QFII、RQFII证券交易实施细则“更新版”。自11月1日起,外资持股比例初始披露指标由26%调整至24%,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投资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交易的股票、债券等证券,还可参与股指期货交易。
“人民币国际化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于经贸往来便利化”,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赵雪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增加本币使用有助于降低企业汇率风险和财务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与安全性;另一方面,将人民币嵌入自贸区、海外产业园区、跨境电商、大宗商品交易等领域,将为贸易创新发展带来新动能、新渠道和新模式。
对于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力方向,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需要从两大方面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全领域的对外开放。首先,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全球更多经贸企业愿意长期持有人民币的前提条件,可循序渐进地放松资本账户管制和人民币汇率调控,有序达成自由兑换目标。其次,在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基础上的全面开放,是让全球各国投资者和经营者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好渠道,这个过程也必将伴随人民币长期持有和兑换需求的增加。
在赵雪情看来,一是顺势而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统筹股、债、汇、商品市场开放,丰富人民币投资产品体系。二是探索创新,在境内离岸人民币市场和数字货币跨境使用两方面试点发力。三是优先推动人民币周边化,拓展双边本币结算协议,有序推动大宗商品市场开放,盘活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四是坚持底线思维,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高度防范短期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23:40 | 金沃股份发布股权激励计划 提出连... |
23:40 | 电广传媒董事长王艳忠:新文旅模式... |
23:40 | 乐道汽车总裁:抢占15万元至20万元... |
23:40 | 隆基绿能将与金阳新能源等合作生产... |
23:40 | 8月份在华销量几近“腰斩” 宝马正... |
23:40 | 分布式光伏市场火热 相关上市公司... |
23:40 | 2024云栖大会展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
23:40 | 半导体领域并购持续升温 有利于产... |
23:40 | 十部影片官宣定档国庆假期 下半年... |
23:40 |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 |
23:39 | “提前还房贷”引关注 调降存量房... |
23:39 | 年内中小基金公司密集增资 九泰基...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