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歆 见习记者/孟珂
“完善全球金融治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破解这些难题和挑战,要靠深化存量和增量改革,要靠各国携手合作,共同行动”,5月30日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在“2019金融街论坛年会”做出上述表示。
具体而言,谷澍提出了四点想法:
第一,与时俱进,完善风险管理。当前,中国金融运行平稳,金融风险整体可控,但风险隐患依然存在,而且风险的生成机制和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多元。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以前主要关注的是表内的信贷风险,但随着机构布局,经营边界和服务创新的拓展,面临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交叉风险、合规风险、国别风险等防控压力也在日益增长。为此,需要建立全市场格局、全风险图谱、全周期管理的风控体系,做到既管好表内,又管好表外,既管好境内,又管好境外,既管好增量,又管好存量,既抓好预防,又抓好处置,既防黑天鹅,又防灰犀牛,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力,才能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攻坚战。
第二,聚焦实体经济需求。金融发展不能脱离本源,搞过度创新和体内自我循环。这个本源就是实体经济,缺少实体经济的厚实支撑,金融繁华只会是虚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应该成为全球金融治理的一个核心价值观。
第三,坚持开放与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当前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这既有利于将中国金融治理经验与全球共享,也有利于我们在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进程中学习借鉴成熟经验,深化改革,实现自身高质量的发展,既促进全球市场机遇的挖掘和共享,也为完善全球金融治理贡献我们的力量。
第四,夯实数据治理基础。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技术创新,也是一场治理变革,银行数据治理不仅是提高自身经营管理质效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宏观金融治理的重要基础设施。
(编辑 白宝玉 策划 张歆 孟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