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高阶化和差异化趋势更明显
■乳业从需求和竞争两方面均进入新阶段,集中度仍在提升。需求方面,疫情加 速教育消费者,提升了刚性需求比例,饮奶习惯得到加强和保持,高线城市消费 升级延续,巴氏奶等各主要品类升级态势明显,高阶化既是对产品价值的深度挖 掘,也是顺应居民消费品质提升,由此亦带来相对较为稳定的增量;低线城市和 县乡市场渗透率提升,消费习惯养成和消费频次提升仍是最近几年以及未来中长 期乳业增长的重要支撑。以液体奶为核心的竞争层面,“2(伊利蒙牛)+2(光明 三元新乳业)+n”格局向“1(伊利)+1(蒙牛)+3(新乳业光明君乐宝)+n” 转变,双寡头格局因蒙牛出售君乐宝后营收规模差距拉大而发生变化,竞争更趋 差异化,例如蒙牛公开战略上寻求在低温奶、奶粉、奶酪以及国际化方面更快的 突破。由于奶牛存栏数走低,2018年Q2以来原奶价格总体缓慢上行,规模化生 产和单产提升使得原奶供需保持紧平衡,疫情过后需求提振将使得原奶继续保持 紧平衡,并且加剧龙头企业上游投入,未来长保质期(超巴技术)低温奶将成为 原奶消耗重要增量。
■乳制品规模持续增长,饮用奶消费占比最高,高阶乳品前景看好,主要龙头的产 品策略有所差异。2019年我国乳制品销售额4,179亿元,同比增5.5%,过去10年 复合增速9.2%。消费结构当中饮用奶占主导,还原原奶口径,2018年销量占比 63.3%,其次酸奶、芝士,占比34.8%、1.8%,过去10年饮用奶、酸奶、芝士销量 复合增速3.1%、13.0%、18.3%,酸奶、芝士的占比明显提升,饮用奶销量占比下 降,消费结构朝向均衡方向。驱动因素:1)城镇化: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奶 类消费量16.53千克,是农村居民的2.4倍,县乡市场乳制品消费量提升空间大;2) 消费升级带来的产品结构升级:随着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消费者需求趋向 个性化、多样化,满足更好品质更高营养需求、以及其他细分需求的乳制品取得更 高增速;3)高阶乳品均衡发展的条件更加成熟:例如奶酪、黄油等消费量增加。
■细分赛道各有强者,龙头综合竞争力优。常温液态奶竞争格局稳固,龙头市占率 持续提升。2019年常温白奶规模约975亿元,同比增5.4%,规模在乳制品行业中 占比最大,但是增速相对较低。常温液态奶比拼的是渠道力、品牌力,以及上游奶 源掌控力,龙头企业相较于区域性乳企而言,有更强的渠道广度和深度,以及更强 的市场投入,拥有压倒性优势,近年乳业两强的市占率持续提升,在今年疫情后提 升明显。常温酸奶情形类似于常温白奶。低温酸奶相较于常温白奶有更多差异化和 高端化空间:1)酸奶的菌种存在差异性,决定了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差异,例如消化、 美容、减肥等;2)通过消费场景、口味、品质打造差异化。近几年低温酸奶新品牌 层出不穷,例如简爱、卡士等,受益于社会冷链设施的完善,近年行业销量保持较 快增速,行业综合排名前三乳企的低温酸奶份额亦保持领先。巴氏奶符合消费趋势, 增长稳健,前景看好。受益于消费者乳品认知和健康意识加强、社会冷链设施完善、 国内和国际大型乳企的消费者教育,巴氏奶近几年规模加速,2019年巴氏奶规模343 亿元,同比增11.6%,仍处成长期。巴氏奶对供应链要求极高、近距离牧场资源稀 缺,构筑较高的进入壁垒,区域巴氏奶竞争格局优于常温白奶与低温酸奶。奶酪位 于乳业消费金字塔的顶端,国内消费基础已具备。奶酪营养附加值高,位于乳品营 养价值链顶端,也位于乳品消费金字塔顶端。国内乳制品消费总量增速放缓,结构 升级成为乳品发展主旋律,奶酪消费前景看好。2019年我国奶酪市场规模(零售额口径)达72.05亿元,同比增24.0%,目前奶酪消费在餐饮端已经稳步渗透,零售 端产品形态日趋丰富,随着儿童奶酪的培育成熟,零售渠道下沉加快,奶酪整体消 费有加快态势。零售奶酪方面领导品牌有百吉福、妙可蓝多等,伊利股份等加快布 局。
■乳业生态多样化长期存在,双循环背景下更重视国内消费市场的深度挖掘。伊利 股份:竞争优势在于管理、渠道、上游资源和规模经济;2020年初的疫情以来,伊 利抢占渠道资源,实现市占率持续提升,长期看点在于产品结构升级、渠道下沉、 以及多元化和全球化;光明乳业:巴氏奶龙头,供应链护城河深厚,有望保持高于 巴氏奶行业的增长,同时随着区域精耕,净利率也有提升空间;新乳业:管理水平 优异,并购整合能力极强,通过资源整合、管理输出提升盈利能力。前期收购的资 产正跨越盈亏平衡点,利润释放弹性大;妙可蓝多:奶酪行业具备蓝海属性,公司 先发优势明显。
■风险提示:原奶上行周期成本上压力加大;两强价格/促销竞争有周期性加剧的风 险;高阶品类扩张成长不及预期;巴氏奶有竞争加剧可能风险;常温酸奶增长严重 放缓风险。
00:05 | 名酒效应逐渐凸显 古井贡酒全国化... |
00:05 | 中国家电出口连续18个月同比正增长... |
00:05 | 走进奥迪威:探寻国产传感器企业突... |
00:05 | 德赛西威定增扩产 全力加码智能驾... |
00:0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多家产业链公... |
00:05 | 顺丰控股不断提升经营韧性 同步做... |
00:05 | 长江电力业绩与股价齐升 进一步扩... |
00:05 | “两船”重组预案出炉 交易金额超... |
00:05 | 九州通大力推进“三新两化”战略 ... |
00:05 | 直击沪市半导体行业集体路演:需求... |
00:05 | 职业道德应成为券商用人“硬指标” |
00:05 |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