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撑起中国大飞机市场半壁江山 金融租赁才是“擎天柱”

2018-11-12 07: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截至2017年末,国内有17家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飞机租赁业务,总资产规模超过2945亿元,总飞机保留架数约1002架。在业务模式方面,经营租赁占比超过80%。

    在昨天结束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首日就卖掉60架ARJ21飞机,订单均来自两家金融租赁公司。

    这是全球飞机产业链上的一个缩影。过去十年,在国内航空公司机队中,至少50%都是租赁飞机——由金融租赁公司当买手,购回飞机租给航空公司经营。正是租赁贸易这种独特的融资方式,撑起了国内航空等运输事业的半边天,也助推了国产大飞机征战海外。

    同时,产业链背后的金融租赁公司也浮出水面。

    一半飞机靠租

    “截至2017年底,全球每十架飞机中,就有一架来自中国公司。”今年9月初,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下称工银租赁)总裁赵桂才表示。

    这足以佐证中国是全球主流飞机制造商波音等必须重视的庞大市场。《2017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3296架,比上年底增加346架。

    记者根据国内上市航空公司财务报告梳理发现,超过50%的飞机都是“租着开”。例如,截至2017年末,春秋航空拥有空客A320机队76架,其中近一半飞机是租的;截至2018年6月末,南方航空机队的786架飞机中,租用飞机占到66.03%。

    一家地方航空公司人士曾表示,通过租飞机运营,每年可以节约70%的购机成本。

    简单算笔经济账:空客A320飞机(CEO型)市场均价为0.98亿美金,2017年春秋航空引进的10架飞机中如果都为CEO型,则要耗资9.8亿美元,合计人民币68亿元。而当年春秋航空净利润才12.62亿元,如果飞机全部自购,几乎不太可能。

    可见,租赁飞机才是航空公司机队中的主力军,而且据波音预测,到2030年中国市场会有约7600多架民用飞机的新增量。

    航运业中的船舶亦是如此,并与飞机一道构成了中国过去数万亿进口贸易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高端租赁贸易——曾屡次出现在领导人出访的采购订单之中。

    背后买手揭秘

    为什么金融租赁公司是飞机等高端产品的主要买手?

    时间回到2009年,正值金融危机后第一年,航空业回暖,国内几大航空公司都有引进飞机计划,资金却捉襟见肘,若向外资租赁公司租飞机,又无太多议价空间。

    “对航空业而言,上千架飞机由航空公司自身持有,会导致负债率高企。”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下称招银租赁)副总裁娄怡说。

    恰逢国家鼓励航空金融和飞机租赁业务先行先试。2009年12月,刚成立两年的工银租赁,以保税租赁方式为南航引进2架波音B777-F货机。这是全国首单飞机租赁业务。

    时至今日,工银租赁已成为标杆飞机租赁公司。截至2017年末,工银租赁的租赁资产中航空金融板块占比39%。

    飞机租赁是国际市场最标准、最专业的租赁业务板块,主要分融资租赁(直租、回租)和经营租赁两大模式。其中,经营租赁模式较为主流,由租赁公司购置飞机租给航空公司运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租约期满后,航空公司可继续租用,也可换新。

    其好处在于,“可以降低承租人的现金流压力,同时避免残值风险,承租人还能灵活调配运力。比如,航空公司可据业务情况调配机队数量等。”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银租赁)相关负责人表示。

    娄怡解释:“飞机或者船舶资产进入承租人报表,会是一笔非常大的负债。如果负债率过高,不利于企业经营。”但对租赁公司而言,持有这类资产相对安全,因为估值完善,流动性也好。

    由于涉及资金量庞大,目前国内多为中国银保监会(原银监会)批准的金融租赁公司在开展此类业务,比如工银租赁、招银租赁、国银租赁等。依靠牌照优势,这些公司可通过同业借款、发债等多个方式获取资金,且资金成本较低。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17年末,国内有17家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飞机租赁业务,总资产规模超过2945亿元,总飞机保留架数约1002架。在业务模式方面,经营租赁占比超过80%。

    在船舶租赁方面,截至2017年末,国内有12家金融租赁公司开展船舶租赁业务,总资产规模超过1511亿元。其中,以经营性租赁、境外业务占比高。

    向国际水平看齐

    不过想做飞机这门“空中”生意,首先门槛就不低。充沛的资金来源、专业人才队伍、与制造商的合作关系等,都决定着中资租赁公司水平能否向国际巨头靠拢。

    娄怡表示:“要做飞机资产,租赁公司首先要有很强的融资能力,融资价格越低越好。”这就决定了只有金融租赁公司才玩得起此类业务,部分实力强大的金融租赁公司资金成本可以低至2%。

    专业化人才也是标配。以飞机租赁业务为例,不仅国际采购环节复杂,之后还有租后管理等,处处都得配备专业人才,刚入行的公司其实很难介入。

    与国际租赁巨头相比,中资租赁公司的一个差距在于议价能力不足,导致飞机购置成本高,进而削弱盈利能力。娄怡说:“飞机资产都是以美元交易,与欧美租赁公司相比,我们跟波音、空客采购,价格还是偏高的,毕竟我们是后来者,涉足这一领域只有十年。”

    不过,考虑到租赁行业“融资+融物”的本质特性,中资租赁公司主要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比如支持电力、高铁等设备融资,而国际租赁巨头基本不碰这个领域。

    同时,在中国新的经济周期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等时代机遇,也为中资租赁公司带来增量市场。

    国银租赁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发展要重点强化专业性,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做实资产管理,提升综合服务实力。他同时指出,迫切需要外部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比如完善融资租赁监管、税收、法律和行业政策等,推进债券、各类衍生品市场的深度广度。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