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正在西安召开的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上获悉,2018年,北斗系统进入全球组网密集发射期。目前已成功发射17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年底前还将发射两颗组网卫星,建成基本系统,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20年北斗应用在交通运输、精准农业、城市综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设等主要细分市场的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
进入全球组网密集发射期
根据计划,北斗系统今年底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通服务,2020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035年前还将建设完善更加广泛、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11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17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2018年,北斗系统进入全球组网密集发射期。目前已成功发射17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年底前还将发射2颗组网卫星,建成基本系统。此外,中国正在着手构建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国家PNT(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开展深空、水下、室内等领域定位导航授时技术及融合研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北斗全球系统建设主要有两个关键节点,一是2018年底前,再发射两颗北斗三号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完成基本系统建设,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二是2020年底,实现全球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2020年市场规模或超2万亿
根据白皮书披露,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到2550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等产业核心产值占比为35.4%,达到902亿元,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到80%。预计到2020年,北斗应用在交通运输、精准农业、城市综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设等主要细分市场的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
长江证券研报认为,看好北斗国防和高精度应用两大应用市场。国防市场受益于军改落地,有望实现存量替换和增量需求提升的双轮驱动;民用高精度应用正进入爆发期。随着北斗高精度应用正在测量测绘、建筑施工、工业农业、公共安全设施等领域积极拓展,行业应用领域对北斗高精度存在广阔需求。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李冬航介绍,通过北斗精准时空服务采集地下管线关键信息已形成行业建设刚需,以智慧燃气为引领的北斗精准应用正逐步形成行业标准。
国内卫星导航及北斗应用相关上市企业快速发展,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18年,卫星导航及北斗应用相关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数已近60家。从2018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北斗行业主要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06亿元,同比增长29.07%,实现归母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71.94%。
15:09 | 新型储能进入发展新周期 仍面临盈... |
15:08 | 北信源发布信源密信产品新功能 AI... |
14:17 | 金力永磁:新建项目逐步落地 优质... |
14:03 | 高德2024全民出行节启动 联合生态... |
14:02 | 光启技术入选中证A500指数 |
14:02 | 美图奇想大模型全新升级 视频生成... |
14:01 | 中捷资源第一大股东拟变更为玉环国... |
13:57 | 海外磷酸铁锂需求大增 万润新能进... |
13:56 | 稳健医疗1.2亿美元收购GRI75.2%股... |
13:56 | 习酒集团“新帅”到位 汪地强出任... |
13:55 | 天成自控拟设立海外子公司并投建生... |
13:54 | 文峰股份控股股东拟1.54亿元转让1...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