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内阁府16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微升0.3%,按年率计算上涨1.3%。经济增速虽然由负转正,但因动力不足而增长乏力。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疫情控制不力和个人消费持续疲软是日本经济复苏滞后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受第三次紧急状态影响,二季度日本经济活动继续受到抑制,占日本GDP比重二分之一以上的个人消费仅环比上升0.8%,被经济学家视为此前明显下跌后的补涨。今年一季度,日本经济再现负增长,实际GDP环比下降1.0%,其中个人消费环比下降1.4%。
此外,内需的另一支柱企业设备投资二季度由降转升,环比增幅1.7%。其背景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快速回暖、拉动日本出口持续增长。根据财务省数据,受中国等海外主要市场需求旺盛拉动,日本上半年出口同比大增23.2%,超过疫情发生前2019年同期水平。随着出口快速恢复,制造业业绩改善、信心增强,设备投资增加。
外需方面,二季度日本货物及服务贸易出口环比增长2.9%,进口环比增幅达5.1%,进出口相抵后的净出口减少,外需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被挤压。
从内外需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看,内需对二季度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6个百分点,外需的贡献为负0.3个百分点。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出口及其带动的设备投资增长对二季度日本经济复苏功不可没。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木内登英认为,二季度,席卷全球的半导体供应链危机导致日本汽车厂商纷纷减产,抑制了个人消费和出口增长,也是拖累经济复苏步伐的因素之一。
由于疫情控制不力,日本政府今年以来被迫三次发布紧急状态令,个人消费持续受到抑制,很难成为经济复苏的有力支撑。这与美国、欧盟、英国等主要经济体个人消费快速增长并有力拉动经济形成鲜明对比。
日本专家认为,在疫情得不到遏制、经济活动受限、就业环境恶化、收入不断下降背景下,日本民间消费很难强势增长。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