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马丽
美国时间3月18日(周日)深夜或19日凌晨,Uber自动驾驶汽车在亚利桑那州坦佩市(Tempe)撞到了一名横穿马路的行人,这位行人在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此次事故,是全球首次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运行的自动驾驶车辆导致人员死亡。
Uber车辆在发生事故时处于自动驾驶模式,车上有一名安全员司机。Uber的无人驾驶汽车当时以61公里的时速在限速时速56公里的区域内行驶,并没有试图刹车。
事故发生后,Uber发言人SarahAbbou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向死者家属致以深切慰问,Uber目前正在全力配合当地执法机构调查该起事故。”
Uber公司也宣布已经停止了所有无人车的路测,包括所有测试的四个城市,分别是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匹兹堡、旧金山市,加拿大多伦多。
自动驾驶车辆上的这位安全员是否采取了措施来避免发生惨剧、交通灯的工作状况、肇事车辆的详细信息暂未被披露。
尽管真相尚未查明,这起事件已经在国外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舆论已经开始抨击“命途多舛”的Uber了。
《纽约时报》的用户评论称,“这件事已经不是语言能概括的程度了。我们不应该允许机器在公开场合谋杀无辜的人。”另一用户表示:“对于我来说,自动驾驶比酒驾还要危险。”
美国媒体认为,这将对自动驾驶测试的未来以及自动驾驶汽车道路上的使用产生巨大的影响。或许,因为此次事故,全球各地的无人驾驶路测监管将进一步加强力度。
各方一片倒指责Uber和自动驾驶技术之时,利桑那州坦佩警察局局长西尔维亚·莫伊尔(SylviaMoir)却表示,根据事故的初步调查显示,在此次交通事故中,Uber可能不存在过错。
莫伊尔向《旧金山纪事报》表示,Uber自动驾驶汽车配备的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可能意味着这次交通事故过错在受害者本人而非Uber。
Uber的自动驾驶测试车前排座位上的司机也表示,因为受害人的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根本反应不过来。他所收到的第一个交通事故警报,就是二者相撞的声音。
据Uber方面称,此次出事故的自动驾驶汽车,顶部搭载有激光雷达,能对周围环境产生3D成像,并在白天和夜晚的环境下都能非常详细的检测静止和移动物体。
车辆上搭载的短程和长程光学相机,其号称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计算机视觉算法,能够判别指示灯、穿越行人等信号图案。这样的配备下,发生人为可控事故的可能性应该是不大的。
Uber研发中心负责人曾表示,驾驶员可以随时选择自己掌控车辆;在驾驶过程中,这辆车的感应器还探测到阻碍交通的路边停车、乱穿马路的行人、骑自行车的人甚至一只正在过马路的鹅。
宣传的自动驾驶车辆搭载的技术是挺厉害的,什么都能看到,也能躲过去,但是结果闯了大祸,把比鹅大十倍的人撞死了。
目前肇事车辆仍在警方掌控中,从车辆的摄像头和传感器中调取的数据和图像,无疑将证明更多的事件发生的原因。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表示,将派遣一个小组调查车祸事件,下一步的焦点将是如何认定责任。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向路透社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该机构“正在就此事件与Uber、沃尔沃、联邦当局、州和地方当局进行接触”,并将采取适当行动。
AI技术是否足够安全,自动驾驶究竟是否可以信任?这是个讨论已久的话题。
在马路上,可能有形状各异的交通障碍物,横穿马路、行踪方向飘忽不定的行人,还会出现影响汽车视觉的大雾、大雪天气...这种种假设,都会对汽车自动驾驶的识别能力造成影响。
从数据的角度考虑,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成千上万的数据模型的确能够让汽车拥有比人类更丰富的驾驶经验,以及对道路交通的识别和认知能力。
但实际上,遇到突发事件时,机器的表现也并没有宣传的那么乐观,在这种突发极端状况下,谁比谁强呢?半斤八两,关键在于责任的界定。
但是持这种观点“如果现阶段的自动驾驶技术无法保障人身安全这一点,那么就完全不能投入使用。”就夸张了,因为事故阻碍技术的发展,使其停滞不前就本末倒置了。
此次事故直接影响了前不久Uber和Waymo曾督促美国国会出台自动驾驶领域的相关法律,以加速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在美国本土落地。当时国会的一些民主党议员就因为安全考虑表示应暂缓通过相关立法。
美国国会助理本周一称,此次发生的致人死亡事故将阻碍自动驾驶相关法案的通过。
Uber的这起事故,或许正为如火如荼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再次提出警示,自动驾驶汽车的相关法律细则的规定制定,或许也会因此提上日程。
#进击•融合猎云网&AI星球2018年度人工智能产业峰会#将于4月17号在深圳大中华希尔顿酒店举行。
这里有最深度的思考,最有价值的投资建议,以及最酷的黑科技展示,精彩不容错过。快快扫描图中二维码参与本次峰会的报名吧。
00:05 | 名酒效应逐渐凸显 古井贡酒全国化... |
00:05 | 中国家电出口连续18个月同比正增长... |
00:05 | 走进奥迪威:探寻国产传感器企业突... |
00:05 | 德赛西威定增扩产 全力加码智能驾... |
00:0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多家产业链公... |
00:05 | 顺丰控股不断提升经营韧性 同步做... |
00:05 | 长江电力业绩与股价齐升 进一步扩... |
00:05 | “两船”重组预案出炉 交易金额超... |
00:05 | 九州通大力推进“三新两化”战略 ... |
00:05 | 直击沪市半导体行业集体路演:需求... |
00:05 | 职业道德应成为券商用人“硬指标” |
00:05 |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